其他新聞
碳費徵收擬設2.5萬噸免費額度 工總:符合公平競爭
環境部今天說明碳費計算公式,擬給予排碳大戶每年2.5萬噸二氧化碳免費額度。經濟部表示,持續與業者環團交流,蒐集各界意見,盼兼顧減碳與產業競爭力。工總表示,此計算方式符合公平競爭原則,並關切碳費費率制定方向。
環境部今天召開「碳費徵收子法推動進度交流座談會」,首度公開碳費收費計算公式,針對直接或間接年排碳量達2.5萬噸以上的的排碳大戶,擬以年排放量扣除2.5萬噸的剩餘量來徵收碳費。
經濟部表示,非常重視推動淨零轉型過程的社會溝通,也持續與NGO及產業界進行政策交流與意見回饋。
另因碳費徵收規劃草案剛完成不久,經濟部表示,將持續與相關業者、公協會座談討論,蒐集各界對國內碳定價機制可能造成碳洩漏,或對其產業造成不公平競爭情形,再將業界意見反映給環境部參考,希望修法能夠兼顧減碳與產業競爭力,符合國家最大利益及淨零目標。
工總表示,此計算方式讓「產業起跑點一樣」,超過的部分才須繳交碳費,避免造成同業不公平競爭。舉例來說,若同產業別中有一家碳排2.49萬噸免徵碳費,不過碳排2.51萬噸者必須徵收碳費,碳排放量雖差距不大,但碳費成本卻會造成天壤之別。
工總指出,高能源密集產業皆會面臨公平競爭問題,對於碳排大戶而言,2.5萬噸碳排量算是小數字,影響並不大,但在台灣尚未將所有廠商納入碳費徵收的情況下,政府需要考慮產業公平性。
工總強調,目前產業界最關切的仍是減量目標、優惠費率如何制定,由於業者達成減量目標經核定後,可適用優惠費率,也可促進廠商自主減碳。
工總進一步指出,台灣將於2025年開徵碳費,屆時若對進口產品無相關規定,國內產業將面臨國外進口產品不公平競爭。以水泥產業為例,目前自國外進口水泥占比25%,國內自產水泥則有75%,如果進口水泥因無碳定價成本壓力,恐將擠壓國內業者,進而衝擊生產規模與就業機會。
資料來源:中央社 2023.01.03
【記者/劉千綾】